<<返回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邹老师评价同济大学版《高等数学》教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邹群

在我的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,教授《高等数学》一直用同济大学版的教材,从开始的第五版到现在的第七版。

从我大学学过的课程教材及教授的其它近10门课的教材来看,横向比较的话,总结出它的特点是:

一.错误少。这是优秀教材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。虽然有经验的老师仔细抠可以抠出一点点细微的错误,但是这算不了什么,毕竟那么厚的一本书,很正常,学生是基本发现不了的。现在有些所谓的教材错误百出,还是名校的老师写的,改版了都还是很多错,不得不怀疑作者的能力和态度。说点题外话,许多学校为了业绩,也去编写教材,但是时间匆忙,能力也略微欠缺,结果错漏较多,误学生不浅!

二.比较啰嗦。这是缺点也是优点。因为它面对的是刚从高中考上来的大学生,好像生怕他们会看不懂,所以即使是定义也写的比较啰嗦,比如积分的定义,基本上占了一页,故此上下册加起来6,7百页,让人看到难免望而生畏。实际上,若语言简洁些,恐怕不用那么厚,这点同样是同济的《线性代数》教材就有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,太薄,对我们教师来说没问题,简洁明了,学生有的时候就会有一点蒙,我觉得若两者平均一下,不要太罗嗦也不要太简洁,这就比较完美。

三.教材浅显易懂,适合工科学生。有人评价说它不重视理论,有的不作深入讲解,这点我不认同,因为每一种教材都有针对的对象,若针对研究生,这样写当然不对,针对大一本科生,尤其是工科的学生,没有必要在数学上去深入探讨理论,只要对概念及计算有一定的理解与能力即可。比如教材里的函数曲线绝大多数是比较“完美”的,也就是除去个别的点,基本上都是可导或连续,这个时候分析起来就比较容易,而专业的《数学分析》,就必须探索各种很“不完美”的函数,比如在一个区间内处处不连续的函数,这是专业人士研究的,工科应用很少涉及。这点,显然它的定位是成功的。这也是它成为优秀教材的原因。

四.例题与习题经典配套。总的来说,它的例题与习题都是比较经典的,没有太多炫技的偏题怪题,这对教材来说也很重要,教材不比辅导书,只需求经典即可,例题呢,难度也不用太大。考研的同学注意,如果仅会做教材上的习题是远远不够的,毕竟考研是选拔考试,那么简单的题也难以有区分度。建议考研学生看此教材的主干,即概念公式定理典型例题及其推导,习题就略过。

.应用也不错。对工科学生来说,应用是很重要的!可惜现在讲课时物理应用基本略过,记得95年刚来大学授课,那是会讲的,我也比较喜欢讲物理应用,因为容易讲得生动。建议学有余力的学生仔细看看物理应用。

 

各个版本的比较:

实际上,任何教材各个版本都不会差太大,只是微调,毕竟大调整成本太高,总体来说,越后的版本,越是简单。

第五版比较古老,用的时间也最长,现在主流是用第六版,我们现在用第七版了。考研现在按照第六版,因为有些东西不考了,比如全微分方程。不过我比较念旧,还是觉得第五版最好。

第六版比第五版略微啰嗦一点,例题习题新一点。第六版与第七版将微分方程放到第七章,原来的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顺移到第八章,也就是下学期学它了,好处是因为多元函数用到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,所以相关联的知识放在同一个学期了。全微分方程没有了,因为它涉及多元函数微分的内容,它的难度与技巧都偏大。